臺灣是一個近代以來的新興移民目的地。從17世紀地理大發現開始,開始了與世界的頻繁交流。荷蘭、西班牙、鄭氏、滿清、日本與中華民國等政權,在這座島嶼上,或承先啟後,或彼此競合。臺灣也因不同族群的融合,而成為了一個匯集並呈現多元文化的地方,也保留了諸多代表著各個時代的歷史遺跡。

了解

编辑
臺灣的好,不應該輕易被擊倒。當新時代已經敲門,我們必須把門打開,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好。– 蔡英文

有關臺灣的歷史,可追溯至1582年7月一場因風擱淺於福爾摩沙的船難後分別由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所寫關於在臺灣75天見聞的三篇文字記錄。至於臺灣本地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進據臺灣開始。但在文獻記載之前,臺灣早已有人類活動。距今3萬年前的臺東長濱文化是考古所知的臺灣最古文化。而較晚近的新石器時代,則有較多的考古遺跡,這些遺跡屬於南島語系民族。同時,臺灣也是南島民族在語言及遺傳上可能的發源地之一,亦是分布區域的最北端。

臺灣的地理位置介於歐亞大陸、日本與東南亞間,是各國船隻的停泊與貨物轉運站。在17世紀;臺灣中部有一超部落的大肚王國。而荷蘭及西班牙則分別在臺灣西南部及西北部進行殖民統治。之後荷蘭人將西班牙人趕走,統治臺灣西部的大部分。1661年4月,鄭成功以「大明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兩萬五千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艦進軍臺灣,迫使荷蘭在1662年2月1日簽約投降,南臺灣進入鄭氏王朝時期。在此期間漢人開始大量移入臺灣。1683年,鄭克塽歸順清朝,臺灣進入清治時期。

1894年,由於清日甲午戰爭的爆發。1895年大清帝國和日本在日本下關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人以「殖民統治與資源開發」為開發臺灣之導向,同時進行如衛生、教育、法治、工商、基礎建設在內的多項建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日本簽署的《降伏文書》中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宣言》,等同於間接接受《開羅宣言》,而《開羅宣言》要求將臺灣、澎湖、滿州歸還中華民國。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布《一般命令第一號》命令在中國(除滿州)、臺灣以及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的日軍向代表同盟國的蔣中正投降,並命令日本及日本控制之軍事及民間政權協助同盟國佔領日本及日本控制之地區。蔣介石委派陳儀將軍接受在臺日軍的投降後,隨即片面宣布臺灣光復。美國和英國等同盟國則不同意中華民國片面宣布恢復對臺灣的主權,並表示臺灣主權之處理必須等到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時才能決定。日本也表示,接受了《波茨坦宣言》和《開羅宣言》的《降伏文書》只具有休戰協定的性質,不具有處份領土的性質;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時,臺灣才脫離日本,日本在《舊金山和約》中只聲明放棄臺灣,未表明其歸屬,臺灣的歸屬須在將來由同盟國決定。臺灣為1950年起中華民國政府所實際管轄的主要疆域。而與此有所聯繫的中華民國已於1949年12月將中央政府遷至臺北市。

儘管臺灣的歷史僅有四百餘年,但卻擁有荷蘭、西班牙、鄭氏王朝、大清帝國、日本與今日臺灣的多元文化與遺址,許多地方和文物是值得去看看的。

目的地

编辑
  • 1 臺南簡介 為臺灣最早建城的首府-熱蘭遮市,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作為海上據點;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自19世紀為臺灣全島的政治、經濟中心。近代則為臺灣南部的核心城市之一,亦是臺灣的文化中心及教育中樞,更有臺灣文化首都之名。當地有許多荷蘭、鄭氏王朝與清朝所遺留下的堡壘、寺廟和其他古蹟。
  • 2 基隆簡介 1626年,來自西班牙的瓦德斯率領艦隊從馬尼拉出發,沿者台灣東海岸來到雞籠灣內的小島(雞籠島、今和平島),並在當地建立-聖薩爾瓦多城作為統治中心,此島也連帶被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島。
  • 臺北簡介 開墾的歷史相當悠久,臺灣原住民分支的凱達格蘭族即世居於此。但城市規模的成形,則起始於清治時期由漢人移民建立的艋舺、大稻埕兩處聚落,以及1884年完工的臺北府城。至今以來,成為臺灣的政治中心。
  • 新北
  • 高雄
  • 3 臺中簡介 為一在臺灣中部由臺灣原住民的巴布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大肚王國,並在當地以大肚社作為政治中心,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端約到鹿港,北方則可至桃園以南之地(後來的範圍則在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然而當地沒有留下有關大肚王國的遺跡,卻留下了諸多來自清領時期的書院與日治時期的軍事碉堡。
  • 新竹
  • 嘉義
  • 彰化
  • 4 澎湖簡介 於1281年,為臺灣列島中最早由蒙古帝國(元朝)所設立巡檢司的根據地。

路線

编辑

參見

编辑
话题条目大纲条目,需要更多内容。它有条目模板,但是目前没有充足的信息。请勇往直前帮助它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