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位於北京的西北部的區域,也是三山五園組成部分之一。

了解

編輯

位於北京的西北部,是西山的余脈,占地約2400餘畝,主峰是鬼見愁,海拔557米。2012年10月以聞名於世的香山紅葉入選世界名山。香山是三山五園組成部分之一,清代構成西北皇家園林中重要景觀,以香山二十八景、西山晴雪著稱。香山集自然景觀與中國園林藝術於一體,具極高文化價值。

歷史

編輯

風景

編輯

這一地區現大部分被劃為香山公園,周邊還有北京植物園、團城演武廳等多處園林和人文景觀。該地區的景觀形成於遼代以後,以明清的廟宇居多。

動植物群落

編輯

氣候

編輯

抵達

編輯

客運  

編輯

地鐵  

編輯

費用/許可

編輯
  • 香山公園:淡季聯票30元,門票10元;旺季聯票35元,門票15元
  • 北京植物園:門票5元
  •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門票5元
  • 臥佛寺:門票50元

交通

編輯

觀光

編輯

櫻桃溝

編輯

由臥佛寺正對大門入植物園,園中北行二里,至臥佛寺,又沿壽安山麓向西北行一里,至櫻桃溝。櫻桃溝又名退谷,外廣內狹,兩山夾谷,溪水隱沒其間,幽遠寧靜,維聞鳥語溪流之聲,人入其中,有退隱山林之感。兩側山巒秀麗峻拔,溪水清澈見底。

 
隆教寺石碑
 
隆教寺遺址

經過隆教寺遺址,僅存殘碑頹垣,該寺元代盛極一時,目前只剩些許遺蹟可考。從路旁觀之,斜坡之上有牆,牆的門楣上有「古柯亭蔭」額,犄角一株古槐,綠蔭蔽日,為隆教寺初建之時所植。該廟山場很大,「東至五華觀、南至門頭村、西至滴水岩、北至冷泉穴」。廟界之大,可鑑廟威。 寺西名士孫承澤所建"退翁亭",也已無存。入山口不遠,可見一座小水潭。壩攔清溪,截流成潭,潭水外溢,滾瀉成瀑,雖系人為,宛如天開。再往前行,有大石,一丈見方,名為鳳凰石,石上刻有"鹿岩仙跡、退谷幽棲"八個篆字,仙跡指遼代有仙人騎白鹿往來於此,幽棲指有鳳棲此。西北而行,有跨溪流的小石橋,為漢白玉石雕砌所成。此橋是從端王府遷來,橋欄上有"紅星橋"三字。過橋沿曲徑而上,便見"鹿岩精舍"石門,門外立石鐫刻"退谷"二字,是清末名士梁啓超所書。"鹿岩精舍"石門之內,便是"谷徑通幽,別具天地" 的櫻桃溝花園了。這是一處以自然取勝的風景小區,地勢忽而開朗,忽而幽舍。沿曲徑兩側,隨山就勢地密布奇花異草,茂樹修竹;於綠蔭深處,還點綴有茅舍、涼亭,環境頗為安謐清靜。李四光同志很喜歡這個處所,曾在"石檜書巢"、"水流雲在之居"等處小住過。

 
棧道

距水面三尺修棧道,曲折延展,與溪水同現,人行棧道上,省卻攀歷之苦。谷中遍植水杉,其高參天,多桃樹、梨樹。沿小徑蜿蜒前行,見一巨石當道,宛自天降。其石形似元寶而故名。據民間傳說,曹雪芹晚年居住西山一帶,經常來此盤桓,酷愛此石,並據此生發出神奇的想像,構思為一塊"通靈寶玉"而寫進了他的不朽名著《紅樓夢》。於元寶石旁,有一股甘泉從石隙中流出,這就是櫻桃溝的溪水之源。泉水純淨甘洌,飲上幾口,分外爽神。泉畔刻石,有"志在山水"四字,令人平添遊興,樂而忘返。白鹿洞位於元寶石下,洞深六米,長二米,可容一、二十人,內砌石床一張。傳說,遼代時有位騎白鹿的仙人云游到此,觀此景色絕佳,便住了下來。白鹿岩、白鹿洞便由此得名。距元寶石不遠處,有塊陡峭的巨石,高約二三丈。在巨石隙罅中長着一棵參天的古柏,其勢欲將巨石劈為兩半,令人讚嘆稱奇。據說,當年曹雪芹對"石上柏"極感興趣。他在這一自然景觀的啟示下,終於形成了《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木石姻緣"的奇妙構思。 從水源頭取路上山,可達"半天雲嶺"高峰和黑龍潭等處。立足山巔,馳目遠眺,自當又是一番情趣了。

碧雲寺

編輯
 
金剛寶座塔

由北門入香山碧雲寺觀金剛寶座塔,寺院依山勢而建造,層層殿堂各自封閉、依山疊起、迥旋串連、層出不窮。由山門至金剛寶座塔,高低落差一百餘米。入寺中過山門殿、彌勒殿、大雄寶座殿、菩薩殿。寶塔在菩薩殿牌坊之後,乾隆十二年建,寺右增建羅漢堂,寺左新建行宮院。原有建築無較大變動,建築和文物基本為明代風格。塔院位於寺院最後,院內南部有雕工精緻的漢白玉石牌坊,牌坊兩側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八個歷史人物浮雕,並有題名,左有藺相如為節,李密為孝,諸葛孔明為忠,陶淵明為廉;右有狄亡傑為孝,文天祥為忠,趙壁為廉,謝玄為節。照壁小額枋刻有八個大字,左為「清誠貫日」,右為「節義凌霄」。石牌坊後有兩個八角形碑亭,南北相對,亭內放乾隆御製金剛寶座塔碑,左亭內為滿、蒙文,右亭內為漢、藏文。金剛寶座塔位於全寺最高點,建於乾隆十三年(7748年)。塔仿北京五搭寺形狀建造。塔高三百四十七米,依山勢而建,從山前各角度觀看,均與周邊景色山巒配合默契,相映成趣,為香山東部「點景「,塔高入雲霄,巍峨崎立,分搭基、寶座、塔身三層,通體潔白,為石材本色,聖潔、神奇。塔基呈方形,磚石結構,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兩側有石雕護欄。塔身全部為琢磨過的漢白三石砌成,四邊還雕刻有藏傳喇嘛教的傳統佛像。塔基正中開券洞。券洞兩旁雕有佛像和獸頭形紋飾,券洞上額匾書「燈在菩提」。券門內登石階可至最上層寶座頂,寶座上有七座石塔: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圓形喇嘛搭,其後有五座十三層密檐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為曼陀羅的一種變體。曼陀羅者,梵語為「壇城」,後來演變成象徵性圖案。按藏傳佛教之意,井字中央是須彌山,四周分布水、陸、山、佛。五座佛塔基座均為須彌座,塔肚四面刻佛像。塔肚之上用十三層相輪組成塔頸,最後為銅質塔剎。塔剎中央鑄有八卦,四周垂有花縵。塔剎上端又立一小塔,上有「眼光門」,門內有佛。主塔後植有一株蒼勁古松。整個金剛寶座塔布滿了大小佛像、天王、龍鳳獅象和雲紋等精緻浮雕,皆根據西藏地區傳統雕像而刻造。塔院周圍巨樹掩映,春夏為綠色,秋冬則紅黃與白塔爭艷,塔高大小與山勢比例相宜,如天開神造,難以方物。

山下景觀

編輯
 
眼鏡湖

出碧雲寺向西,有城關,是香山登山索道入口,城關上有二重朱紅樓閣,依山側立、巧奪天工,行人從下經過,視角絕佳。

 
城關索道
 
佳日亭
 
勤政殿
 
靜翠湖

過城關向西行,兩泓平靜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橋相聯,橋上有石獅,形象逼真,因形似眼鏡,俗名眼鏡湖。湖東南有"佳日亭"一座,建於1992年,為十字重檐,蘇式彩畫,亭高矮適度、黑瓦紅柱,與湖面比例協調、顏色相配,亭內寬闊,坐亭內觀湖,景色綺麗。


湖邊多種植松柏、柳、桃、梨、海棠等樹木,初春可在亭中觀賞湖邊桃紅柳綠,秋天觀賞紅葉紛飛,冬天則雪壓群松。湖邊遊人很多,多為從山頂遊覽,稍作歇息,繼而出園;遊人也有從見心齋沿林蔭道而下,行不多久,聽到潺潺的水聲,未見其景,先聞其聲;再有從北門入園的,豁然展開湖景,稍作休息,開始登山。岸依山崖,疊石為洞,洞頂上有小溪流下,形成小瀑布掛於洞口,俗稱「水簾洞」。

出眼鏡湖向西,是知松園,園面積三十畝,遍植高大松柏,青松紫蕊,翁翁蓯蓯,多數松木高聳俊挺,蒼翠蔽日,有一棵古松恰與半山琉璃塔互相映照,形成園林借景,這個景點被稱為「瓊松塔影」。

過知松園沿路遍植銀杏、樹下野菊,杏葉飛舞,金黃遍地,秋日勝景,不輸春色。又向西行一里,就是勤政殿,飛檐斗拱,朱閣青瓦,殿前有小池塘,池塘上有橋,殿門前有楓樹二株,紅葉燦爛,水映橋影,葉動窗檐,宛如神仙殿府。


由勤政殿西行,是靜翠湖,南面山岩壁立,山岩之上,可見遠山秋葉紅綠錯落,西面有小溪,由高台傾下,溪上建有一亭,在亭中可以欣賞飛瀑噴雪,湖光山色。湖面地勢比周圍略低,屏除雜聲,幽靜僻遠。靜宜園中「屏山帶水」景點,就在這裡,只是靜宜園時,並沒有池塘,流水旁為幾間簡單院落人家散落其中。

活動

編輯

購物

編輯

用餐

編輯

夜生活

編輯

住宿

編輯

借宿

編輯

宿營

編輯

偏遠地區

編輯

安全

編輯

下一站

編輯
公園條目大綱條目,需要更多內容。它有條目模板,但是目前沒有充足的信息。請勇往直前幫助它充實